【肺言】你真的需要一雙羊毛襪嗎

TUANxTUAN
4 min readJul 7, 2020

--

先冷靜一下

我沒要一句話打翻一整船

先說個前提,如果你穿的是 以下這類型的“硬底登山鞋”

底無法折彎,單隻腳超過1.1kg這類的,廣義上所有文章寫著:登山就是要穿厚襪 or雙層襪,用在這一類型的族群肯定沒錯。

但今日在山頭上,許多漸漸對爬山產生興趣?或是爬了一段時間發現自己背不動?走不遠….想要輕量化。anyway 許多改穿舒適性為主的軟底登山鞋,甚至是輕量化加入的野跑混合多功能鞋。

例如Salmon、Hoka one one 、Keen、Lowa

Salmon X ULTRA ,amphib 等等系列很多/Hoka Sky kaha 、Tor Ultra 、 Speedboat mid wp/Keen Terradora Mid/Salewa ultra mid ,Alpenrose Ultra Mid系列/Lowa 很多很多…..

以上都是我穿過,或是給我家人穿過的鞋子。

當穿上山的鞋子 從傳統“登山鞋” 轉換成新時代的產物,從過去1kg 降到500g左右,甚至是300、200g單腳(我穿過最輕的amphib 190g, Costco有賣哦)。

過去灌輸著:雙層襪or超厚羊毛襪去吸震,或是希望襪子辦到保護腳踝這件事就跟你沒關係了。

吸振:EVA底都很軟很舒適吸震解決

保護腳踝:你需要的是正確的下坡步伐跟踩踏腳點,再多一點就是回家乖乖重訓吧,強健的關節肌肉才是保護腳踝的唯一解

不要相信襪子可以減少你腳踝扭傷的程度,就算是高筒登山靴,鞋帶打到最頂都辦不到,你需要了解,每一步每一腳下坡的力量遠遠大於鞋筒&鞋帶能束縛住的anything(至今扭傷復原最久的,就是高筒Bora Mid2帶給我的痛)

排除了吸震&保護腳踝的迷思後,剩下爬山的持續過程中腳最怕的是什麼?

水泡水泡水泡水泡水泡水泡水泡水泡水泡水泡水

水泡兩個主要的成因 熱&水氣(腳汗),常見於又愛又恨的新手村路線,林道大魔王-大鹿林道&能高越嶺東段,越級打怪,或是對新鞋的不適應,一天行徑距離超過20km,不適感放大到最大,各種爆掉應該屢見不鮮。

眾多運動中,最怕起水泡,但也是最難以避免起水泡的,我相信大家都會提到-馬拉松&鐵三,為了這樣的極限比賽,有多少襪子科技在幫助選手,不管是外縫線設計,或是混入減少摩擦的PTFE,或者有排水的技術的材質都能降低濕氣及水氣。

換掉厚重登山鞋改穿輕量登山鞋,已經在透氣上幫你加分了,你為什麼還要再穿回登山專用羊毛襪,再阻擋水氣。假使羊毛襪會比超薄跑襪還透氣,為什麼沒有人跑步穿厚羊毛襪,這樣應該是顯而易見的。

水泡這件事,我還有些經驗分享,因為很重要 所以再說一次

水泡的成因:熱&濕氣∞

爬山過程腳部有小的熱點產生,你一定漸漸會覺得哪裡怪怪,如果可以跟領隊要求個10分鐘長休,脫襪,讓襪子風乾一點,熱點降溫,如果有醫藥包裏有防水泡貼布,趕緊貼上去,如果沒時間,最快的方式就是換上一支新的襪子

你可以得到水氣跟熱 歸零開始!

菜鳥時期如我 在大鹿林道正中午也是有快起水泡的經驗,那時候我還穿Bora Mid….馬上換襪貼上防水泡貼 暫時壓下那個感覺很快就到馬達拉溪。

或許會說,多帶一副襪子很重,一點都不Ultralight,一雙有PTFE的短襪大概都落於20~30g之間(最容易入手的迪卡儂),帶三雙重量=一雙羊毛襪,可參考dylan的基礎文

或許會有人說,那晚上睡覺腳會冷怎麼辦,腳會冷,是血液循環不好,穿上束縛的羊毛襪也不會讓你血液循環變好;真心不騙,穿兩雙包你更冷(各位大概都有一個冬天在家裡喊腳好冷 穿兩層襪子的老媽 )。真正需要的是羽絨腳套50g吧 包你腳暖好睡覺

再加一段後記

市售有一種防水襪的產品,我認識有兩個牌子出,我買過英國的D牌,三次上山就報銷了,作為一種尋找最終防水測試的過程,當作學費我就認了。總而言之,不要將防水寄託在這種比鞋子還容易出意外的產品線上

上述文章中提到的薄襪 基本上在百岳上走,天氣好時2個小時,腳部可以走到沒有潮濕感,如果是走到晚上,用熱水瓶套上烘乾法,用薄襪更快乾, (其實我的經驗 夠薄,掛著都會乾。

想不出薄襪的缺點

真要說缺點就是沒有神奇的物理防臭吧

算了

我都一個人睡 要臭也是自己的事….

我自己用的襪子我給他100分,具備一切透氣快排水的功能

但很臭 且太貴 又沒代理 大概是迪卡儂的5倍

....

下一篇應該是講 ….
你真的需要大黃金底嗎

--

--